橘子甘甜可口,且吃起來方便,現在又到了橘子大量上市的季節,許多人都喜歡整箱購買,并且沒有節制的敞開吃,這樣就容易患“橘黃癥”。
何謂“橘黃癥”
唐山市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恩東介紹:“橘黃癥”也叫高胡蘿卜素血癥,主要是因為胡蘿卜素攝入量過高,同時身體轉換維生素a效率低下,不能及時將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,大量胡蘿卜素就會隨血液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,當患者血液及汗液中胡蘿卜素含量增高時,就會讓皮膚呈現黃色,出現“橘黃癥”。
“橘黃癥”好發于哪些部位
“橘黃癥”多發于角質層較厚、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地方,如手掌、腳掌、額頭、鼻唇溝等地方,嚴重者全身皮膚呈黃色,但與黃疸的病證不同的是,“橘黃癥”不會對鞏膜造成黃染,尿液也無黃染。
橘子吃多了都會得“橘黃癥”嗎?
并不是所有人吃多了橘子都會得“橘黃癥”,人體消化胡蘿卜素,需要一種特定的酶,只有少部分人群因身體缺少這種酶才易得“橘黃癥”。缺少這種酶的人,大都是遺傳因素影響的,且發生的概率較小。
得了“橘黃癥”怎么辦?
“橘黃癥”不需要特殊的治療,近期不要吃橘子,并且也要限制食用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,比如胡蘿卜、紅薯、番茄、芒果、南瓜等。多飲水,促進體內過多的胡蘿卜素排泄,通常2-3周后,面部、手掌和腳掌皮膚黃染就會消退。
吃橘子時應該注意什么?
▲控制食用量
每人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補充自身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。過量食用易引起尿結石、腎結石等。
▲飯前或空腹不宜吃
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,空腹吃橘子會刺激胃黏膜,引起胃部不適。
▲陰虛體質不宜吃
從中醫上講,橘子性溫,陰虛陽盛體質吃橘子易上火,會導致口舌生瘡,咽喉干痛,大便秘結等癥狀。
▲不宜與牛奶同食
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,凝固成塊,不僅影響消化吸收,還會引起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
此外,姚恩東主任提醒:冬季節干燥易上火,大家可以通過多吃水果來補充維生素,在適量吃水果的同時,建議多種水果搭配食用,攝取均衡的營養。
關于我們 | 免責聲明 | 版權申明 | 隱私政策 | 推廣服務 | 網站地圖 | 聯系我們 |
本站內容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,它不能代替您的醫生或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。 |
Copyright © 2001-2021 www.soaiydmt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|
中健網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復制及建立鏡像 |